原標題:
四川巴中:紅色志愿者暖心關愛千余烈屬
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
在四川省通江縣,一家名為通江縣愛心協會的公益組織有一個堅持多年的傳統,那就是在登記服務對象信息的時候,專門開辟一欄標注“是否軍烈屬”。
這家公益組織的服務范圍包括助殘、助學、應急救災、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。在協會會長楊大通的眼里,關愛烈屬是當中尤其重要的一項。
巴中是革命老區,位于全國第二大蘇區——川陜蘇區的中心地帶,當時有大約12萬人參加紅軍。據2021年的統計數據,巴中市有烈士4.5萬多名,烈屬1206人。
在過去的幾年間,通江縣愛心協會志愿者關愛烈屬的足跡遍布通江縣所有鄉鎮(街道)、60%的村(社區)!傲沂總優閲易鞒隽酥匾暙I,我們應該關心好他們的家屬!睏畲笸ㄕf,這一點在協會志愿者群體當中已經形成了共識。
近年來,關愛烈屬工作在全社會受到關注。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,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,在落實好黨委、政府各項關愛烈屬政策的同時,動員社會力量為烈屬提供持續、多方位的關愛,讓烈屬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相當的生活水平。
巴中也是全國雙擁模范城。中共巴中市委書記何平要求,要動員全市上下學習英雄、崇尚英雄、關愛英雄,更加自覺地傳承紅色基因,更加牢固地堅守初心使命,更加用心做好關愛烈屬工作。
巴中關愛烈屬工作由此漸成體系。2021年6月,共青團巴中市委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起關愛烈屬“紅色志愿者”專項志愿服務行動,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,并籌集專項資金,發動社會募捐,用于關愛烈屬。
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協會、巴中市關愛烈屬協會聯合組建關愛烈屬紅色志愿者服務中心,負責組織協調關愛烈屬志愿服務。各縣(區)和鄉鎮(街道)也分別組建了關愛烈屬紅色志愿者服務大隊和服務分隊。
目前在巴中市,有500多名具有醫療、法律、心理咨詢等方面專長的紅色志愿者,“一對一”關愛烈屬,且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入戶走訪。
對家在平昌縣駟馬鎮91歲的烈屬王文貴來說,志愿者胡軍就像她的另一個家庭成員。上了歲數的王文貴要出行,大多數時候是在村里工作的孫子陪同。不過,去年縣里安排對烈屬的免費體檢,是胡軍陪她去的。
胡軍是駟馬鎮紅色志愿服務小分隊隊長,他和鎮團委書記一起,帶領20多名青年志愿者常態化參與關愛烈屬工作。每個月都會有志愿者去看望王文貴老人,為她解決生活中的困難。
像王文貴這樣的烈屬,平昌縣共有171名,而像胡軍這樣的紅色志愿者,平昌縣共有193名。為了進一步做好烈屬關愛工作,平昌縣推出了特殊困難紓解、優撫優待特惠、烈屬生日送祝福、褒揚紀念宣教四大類紅色志愿服務清單,通過菜單式服務、結對式“認親”,實現烈屬關愛行動在平昌遍地開花。
76歲的烈屬向桂英居住在通江縣壁州街道。按照巴中市的安排,烈屬們每年能享受一次免費體檢。向桂英的兒子對她感慨說:“可以哦,我都沒想到要給你們做體檢呢!
向桂英的父親向連成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,在戰斗中左眼被彈片擊中,受制于當時的醫療條件,彈片一直沒有取出來。1958年,傷情復發,向連成不幸去世。
作為烈屬,向桂英和弟弟都享受了撫恤政策,這讓向桂英感到溫暖。這位退休干部知道,自己所在的縣財政并不寬裕,關愛烈屬的財力、人力都是從有限的資源里擠出來的。
退役軍人事務的專業工作人員和共青團牽頭組織的紅色志愿者,構成了巴中市關愛烈屬志愿服務工作的骨干。在鄉鎮,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退役軍人事務,而日常諸多跑腿的工作,則是鄉鎮團委組織的諸多青年志愿者配合完成的。
團巴中市委書記劉小龍說,青年志愿服務是行政力量關愛烈屬工作的有效補充,有利于凝聚社會力量關愛烈屬,并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承先烈精神。
團巴中市委要求,關愛烈屬紅色志愿者要按照“一人受理、全程服務”的要求,對烈屬反映的情況進行全程跟蹤服務,確保事事有反饋、件件有落實。
初步統計,紅色志愿者先后幫助烈屬直接解決需求276項,協調解決問題384件,走訪慰問烈屬4500余人次,此外還向部分烈屬發放了149件包括輪椅、拐杖、助聽器在內的生活輔助器具。